找到相关内容485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陕北地域文化中的宗教色彩

    战争,没有疾病,"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的平等社会。这种理想表达了陕北社会下层民众对黑暗现实的否定和对安居乐业宁静生活的企望。继而可以追求超凡脱俗,不为物累,进入一个"仙境"世界。...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560392486.html
  • 长安佛教文化的学术原创精神

    从而尽到僧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其一,是爱国,太虚说:“人生在世,要怎样才能安居乐业?……这即是要有国家。……若无国家,不但外患无法抵御,国内人民的生命也无法保障,生活也没有安宁……所以,……大家要以...

    龚杰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8323393387.html
  • 佛说当来变经讲记

    安居乐业,现在世界都在动乱,原因是现代人心不淳厚、不讲道义,只图利害关系,有利于自己才是朋友,不利自己的即是敌人,大家都不能守着善心,社会岂能安定!古圣人孟子云:“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意思是...

    净空法师讲述

    |末法|净空|诵经|预言|末法时代|

    http://www.fjdh.cn/article/2010/12/132634108.html
  • 窒欲(丁福保编纂)

    能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呢。王法虽在,但力量却达不到内宅闺房。恭敬地陈述这些话,用来整肃做官应遵守的准则。   妇人重在贞节,此与子孝、臣忠,并垂天壤,以维持世道者也。而一生贞节,自...

    【清】丁福保编纂(宁波、吉利、傅雪沙整理)

    |戒淫|邪淫|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11/1333243200.html
  • 二十一世纪的人生

    道德生活。那么,社会将不治而安,国家亦喜见太平;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都太平了,人民也就安居乐业;世界大同,自可指日而待,届时,又何来战争,怎会不和平呢?   既然,八正道可以扩展人的...

    文珠法师

    |文珠法师|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5/0914184000.html
  • 身心安住的家园

    伤害众生,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便能呈现祥和的景象,所有邪恶暴戾、欺骗抢夺自然隐避不见了,而正义、公理、仁爱等善良道德自然推行,人民就能安居乐业,国家更能万世太平。因此,念佛的效力和神用实在功德无量。 ...

    星云法师

    星云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1/1355497519.html
  • 关于弘法的几个忠告—益西彭措堪布开示

    会将自己的亲身体会介绍给亲朋好友,并以自己的正见和善行影响有缘的人们,让他们心中也生起因果正见。这样辗转传播,佛法的甘露就会呈放射状地传播出去,对世道人心的教育,人民的安居乐业,国家的稳定强盛,都会...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弘法|佛教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5/2323569456.html
  • 南京大屠杀

    涌入市区,三个月的“南京大屠杀”随即开始。   三十四万同胞惨遭日军屠杀~~~~~~~~~~~~日军围南京城的几天,不断散发传单,宣称“日军将尽力保护良善的人民,使他们能安居乐业”。   同时日机...

    佚名

    |南京大屠杀|苦|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12/11223819533.html
  • 厌离娑婆 欣求极乐

    海外的辛酸历史啊。在晚清,由于我们国势的衰微,我们的国民都不能在本土很好地生活,不具备安居乐业的条件,才飘荡到海外去谋生哪,九死一生,那种生活是艰难的,是那种状态。但是,生活在那个时候状态的人,又有...

    大安法师

    |出离心|净土宗|极乐世界|发愿|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3/18365020964.html
  • 汶川地震全程回顾 举国救灾八大启示

    瀚碧海踏波逐浪,以赤胆忠心举起人民的重托,用理想信念托起肩上的使命,用钢筋铁骨守护着人民群众得以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这,就是对我军战斗精神内核听党指挥的最好注解。   正是这"枪听我的话,我...

    佚名

    |救灾|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6/08243325278.html